?妇女月经前或月经期发生小腹疼痛或伴有腰骶部疼痛,称为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自月经初潮即有痛经症状,疼痛比较剧烈;继发性者,多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常见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等。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即“不通则痛”。辨证常见分型有阳虚宫寒之寒凝血瘀,肝郁气滞,气虚血亏等证。相应治法则以温肾助阳,暖宫祛寒,疏肝解郁,益气养血为主。
本医于经验专方的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用中药治疗,痛经发作期,服药后即可减轻疼痛乃至痛止。病程较长的患者,一般两三周可以治愈。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典型病例:患者梁女士,40岁,大庆公务员。初诊于年12月3日。主症:每次月经前与月经期出现小腹剧痛十余年。经量少色暗有块,带下量多。肢冷畏寒。每次发作都服止痛药及用手按压止痛。医院妇科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处求治未效。中医检查:望其面色晄白,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尺弱。诊为痛经。辨证为肾阳亏虚,宫寒血凝。治以温肾助阳,暖宫祛寒,佐以益气活血化瘀。用专方随证化裁,投中药七剂。服药一周后于12月13日复诊,告知肢体转温,带量减少。二诊继续用前方七剂。用药后三诊于12月24日。患者告诉一周前月经来潮未再发生腹痛,血量正常色红无块,带下量少,肢体转暖,至此痛经治愈。一年后随访反馈未再复发。
撰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乔喜魁(网名:乔敬华)
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