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古经络疾病专题之痛经

痛经,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剧烈疼痛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8%~81%,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差异及临床上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使得人们对确切的发病率难以评估。不同年龄段发生率不同,初潮时发生率较低,随后逐渐增加,16~18岁达顶峰,30~35岁时下降,生育期稳定在40%左右,50岁时在20%左右。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女生饱受痛经的苦恼,可能有人不知道痛经到底有多痛,痛经通常分为三个等级:1.轻度痛经有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动,工作很少受影响,无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很少用止疼药。2.中度痛经日常活动受限,对工作有一定影响,少有伴随症状,需用止痛药,且止痛药有效。3.重度痛经疼痛使日常活动及工作明显受限,全身伴随症状明显,止痛药效果不好当痛经非常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出现流冷汗,嘴唇发白,呕吐等症状。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痛经呢?病因有一下几点:1.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2.血管加压素、内源性缩宫素以及β-内啡肽等物质的增加。3.精神、神经因素。4.继发性痛经常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

看了上面的科普,您可能会问,痛经要怎么治疗呢?其实生活中,很多人会选择服用止痛药来进行缓解,但是止痛药也是止一时之痛。要想彻底和痛经“说拜拜”,我们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以及运用中医的调理。

针灸,是调理痛经的一种好方法。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冲脉、任脉及胞宫的生理周期变化有关,也与肝、肾两脏关系密切,针灸治疗会有非常好的疗效。本病由于寒湿凝滞、气滞血淤而造成,针刺和灸疗相结合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从而达到效果。不用吃药,也不需要手术。

每当月经来到的时候,不少女生都会发生情志上的变化,心情会变得易怒,爱发脾气。不仅仅是情志上,身体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强烈的疼痛让许多女生头疼,这个时候,您不妨试一试针灸调理,如果您家有女生还在受痛经的折磨,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1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