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

猪弓形体病的防治建议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宿主的种类十分广泛,人和动物的感染率都很高。弓形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分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猫、犬等)体内形成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猫在传播上起重要作用。所以防治弓形体病必须严禁猪场养猫,并防止猫进入猪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猪弓形虫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有些地方以6-9月份的夏秋炎热季节多发。结合畜牧种猪场发病情况,夏秋交接时节也是发病高峰。从终末宿主(猫是唯一终末宿主)排出的卵囊在外界可存活天至1年半,一般消毒药无作用。速殖子的抵抗力弱,在生理盐水中几小时就丧失感染力,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迅速杀死。

我国猪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全国各地均有报道。且各地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10~50kg的仔猪发病尤为严重。多呈急性经过。病猪突然废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稽留7~10天。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出现便秘,呈粒状粪便,外附黏液,有的患猪在发病后期拉稀,尿呈橘黄色。少数发生呕吐。患猪精神沉郁,显著衰弱。发病后数日出现神经症状,后肢麻痹。随着病情的发展,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下腹等处出现紫红斑或间有小点出血。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发生干性坏死。最后因呼吸极度困难和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有的发生视网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有的病猪耐过急性期而转为慢性,外观症状消失,仅食欲和精神稍差,最后变为僵猪。怀孕早期的母猪若发生急性弓形虫病,表现为高热、食欲减退、精神委顿和昏睡,此种症状持续数天后可产出死胎或流产,即使产出活仔也会发生急性死亡或发育不全,不会吃奶或畸形怪胎(弓形虫通常呈现隐形感染,感染者被称为带虫者,怀孕前感染、怀孕后期感染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极其轻微)。(备注:母猪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但在畜牧种猪场临诊症状则不明显,发病母猪采食量和精神均无异常,且流产后采食量也现对正常,这是不同于典型弓形虫病症的地方。)

细胞内的弓形体虫

弓形体感染现状

1、我国猪场弓形体感染严重,它与年龄和猪场管理水平有关,猪场阳性率%,猪群平均阳性率85.7%;我国猪场弓形体病调查结论

2、各个生产阶段猪感染严重,并且是以复发性感染为主,仅10%左右病例为后天获得性感染;

备注:因为弓形体的感染十分普遍,作为真核生物的弓形体的抗原远比简单的病毒抗原复杂。因为缓殖子和速殖子几乎可以同时共存于宿主体内,常规的抗体监测即使检测到抗体也无法做出疫情预警。

3、猪弓形体病以繁殖障碍、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病变为主,临床上涉及到高热、呼吸道、消化道、神经症状、繁殖障碍等,临床症状复杂,并且影响免疫。

4、我国猪弓形体病防控应以控制垂直感染为主,妊娠母猪使用成都中牧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4kg/t或复方磺胺氯哒嗪钠粉0.6kg/t+甘草颗粒2kg/t+板青颗粒1-1.5kg/t可取得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防治方法

1、注意平时对该病的预防。定期消毒灭鼠、清理环境卫生、防止家养和野生肉食动物对畜舍和家畜的接触。

2、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及周边环境,定期卫生和消毒工作,严格阻断猫类及其排泄物对畜舍及饲料、饮水的污染。

3、平时要做好猪群防疫监管工作。对患有该病的家畜及一切排泌物必须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在该病的易发季节每吨饲料添加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4kg或复方磺胺氯哒嗪钠粉0.6kg+甘草颗粒2kg+板青颗粒1-1.5kg,连喂7天能有效地预防弓形体病的发生。

5、在季节交替时注意猪栏的保温情况,减少猪只应激。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10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