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
对象:初潮后至绝经前的女性
时间:经前——经期——经后
部位:小腹(或少腹)、腰骶部
程度: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好发对象:青年妇女
分类
原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常于婚后或分娩后自行消失
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盆腔器官炎症或子宫颈狭窄阻塞、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前倾或后倾等
病因病机
不通则痛---实证(气滞、寒凝)
不荣则痛---虚证(气血不足、肝肾不足)
临床表现
主症
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
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
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痛等症状
临床表现
虚实辨证
时间:通过疼痛的不同时间定虚实
性质:通过疼痛和月经的不同性质定虚实
实证:行经前期或经期、剧烈、拒按、经色紫红或紫黑
虚证:行经后期、隐痛、喜按、色淡、量少
临床表现
分型兼证
寒湿凝滞:得热则舒,伴便溏、怕冷,腰脊痛,苔白腻,脉沉紧
气滞血瘀:血块,排出痛减,伴乳胀痛、舌有瘀斑、脉细弦
气血不足:面色苍白,乏力,懒言,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
针灸治疗
治法:
实证: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虚证:补益气血,调补冲任
以足太阴经与任脉经穴为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