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的办公室实习生小美,一个月来,总是恶心、呕吐,胃部不舒服,她自己以为是消化道疾病,就从诊所拿了点药吃。
可症状不见轻,办公室的大姐大妈们都悄悄问她是不是怀孕了?
呃,真心冤枉啊,连男票都没有的人……
扛不住了,医院做了检查。
结果真的把她吓懵了!
血肌酐值飚升到了将近umol/L,被诊断为“尿毒症”,医生直接让她住院,开始透析治疗。
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的小美,实在是搞不明白,怎么一点征兆都没有,只是突如起来的恶心、呕吐,一检查怎么就是尿毒症呢?
其实,这并非个案,根据全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每年因为慢性肾病,最终走向肾衰竭的人数在不断增加,1/4的肾病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经是“尿毒症”了。
肾脏病很隐匿
肾脏的代偿能力很强,肾脏损害50%的时候还能正常工作,只有两个肾脏完全损坏了才会成为尿毒症。
肾脏在一定程度的损伤时,并不会到导致身体异常,甚至也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肾脏损伤超出了这个限度,身体不能承受体内累积的毒素时,患者才可能会感觉到明显不适,此时可能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要善于发现“蛛丝马迹”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浮肿只是没有睡好觉,腰痛只是坐姿不对,高血压就是通常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病,贫血多吃点补血的食物或保健品就可以了。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慢性肾病的早期表现。
不要总是以为肾脏病离我们很遥远,10%的患病率呀!再加上它的隐匿性,真的很危险。
提高重视,保护肾脏
肾脏病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经历了较长的无症状阶段,因此,定期体检很重要。
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血肌酐,这几个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几个肾病筛查指标,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家族史的这些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起来。
ps:图片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