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遇上解剖,你排斥吗大漠身心疗愈瑜伽

当瑜伽体式练习遇上解剖学!

现在不少瑜伽老师讲体式时,会结合肌肉解剖学讲解瑜伽体式,让大家清楚体式练习的原理,并帮助大家解决身体常见的问题。

但是又有一些瑜伽老师说:传统瑜伽哪有解剖?讲的是呼吸,练习的是心,是不需要了解肌肉解剖知识的。

那么今天我们讨论现代瑜伽课程中,到底需不需要加入解剖学的知识?

见过不少练习者出现一些身体疼痛问题,问到瑜伽老师时,得到的答案是:湿气太重、寒性体质、气血不通·······

对于这样笼统的解释,我想问:真得解释地过去吗?身体疼痛的原因,不是受寒着凉,就是气血不通。要么就是情绪不好和饮食不节导致的身体问题。

但是你既然那么排斥现代解剖学知识结合到瑜伽课程中,咋又那么依赖和喜欢用中医学知识解释身体出现的现象呢?你真得了解中医辨证施治?懂得气血不通,寒邪入侵等病机病理吗?

关于会员身体出现的一些病痛,一些瑜伽老师给出的回答就像复制粘贴的套路一样,让你觉得有道理,但是却无法详尽了解身体状况,也得不到更有效的指导练习。

比如最近肩颈酸痛咋回事?

老师回答:受风了,肩颈周围有寒气。或者是最近情绪紧张,压力大。

头痛?受风或思虑过重!

痛经?宫寒!

便秘?湿气重!

腿麻?气血循环不好!

这样应付的回答让人崩溃!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的身心问题也在发生变化,为了解决不同的问题,出现更多的方法,如此不同课程也应时而生。不同课程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而你因为不想学习,而找各种理由评判和排斥你不想接受的东西,是不是欠点妥当?你可以坚持自己的主张,下功夫研究传统瑜伽,并进行自我实修,能用传统方法解决现在的问题就是好方法。

但是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不建议了解和学习身体基础解剖的瑜伽老师认为,传统瑜伽是修心的,瑜伽中没有解剖学。做为瑜伽老师不要学偏了,解剖学是现代医学的知识,不要和瑜伽混为一体。可是其中不少人连什么是哈达瑜伽都讲不清楚,哈他瑜伽的学习内容都理认识不全面,传统六大瑜伽系统根本说不上来,瑜伽八支分法的具体内容都含糊其辞,五大元素、三大属性等传统瑜伽的概念更是不了解,不知道。

讲不出来,他们又会说,没必要懂那么复杂的东西!那你咋好意思说,你学的是传统瑜伽?

说句扎心的话:你只是不想费心思去学习不熟悉的知识。辩驳和反对不同的观点,比学习可容易得多。

学习是一件烧脑的事情,需要花费心思不停实践,做学问,做课程,实践教学,可由不得你笼统敷衍和不负责对待。想回避问题,而只会找观点辩驳,那不是好事。你回避的问题越多,遇到的问题也越多。

我曾经问过一些瑜伽老师,你们对身体基础的解剖学怎么看?

他们很诚实地说:不想学,学不明白,很烧脑,记不住,不感兴趣······我觉得这样的回答反倒更可爱!

对此,我阐释我自己对解剖学和瑜伽理疗技术结合的看法和观点。

一、解剖学更直观地呈现身体状况

同样用肩颈酸痛问题举例,一些简单常见的肩颈问题通过身体评估,了解身体问题的原因后,针对性地通过身体的动作对紧张的肌肉拉伸,虚弱的肌肉强化,对于身体问题的改善效果会有很明显和直接效果。

人类本身就属于动物,动物的特点就是运动,我们生活中离不开运动,吃饭、睡觉、走路、学习······都属于不同的运动。平时生活中不良的行为,不健康的姿势成了习惯,比如久坐久卧,会导致身体的一些问题出现。身体的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调整,即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建立新的运动习惯。

新的运动习惯养成需要不停地练习,让身体形成自动记忆模式。比如长期穿高跟鞋,容易导致膝关节超伸,骨盆前倾,脊柱倾斜。而膝关节超伸会引起股直肌过紧、比目鱼肌过紧、腘绳肌虚弱无力;骨盆前倾会导致髋屈肌过紧,髋伸肌无力,腹肌虚弱;进而引发腰椎竖脊肌过紧,肩胛提肌容易过紧,而中下背部肌群虚弱。

长期针对身体这些问题进行练习和调整,身体在逐渐得到改善后,便自动记忆新的动作习惯,建立新的平衡。而不仅仅是腰痛医腰,脖子痛调整脖子。懂得生理解剖,能帮助你更多地发现身体问题,并进行全面调整。

二、解剖学知识能更清晰地解释瑜伽练习时身体出现的问题

不少人盘坐时,膝关节疼痛,而且由于长期不正确练习方式造成了膝关节韧带扭伤。

对于这些问题,你草草地说是因为体内寒气重造成的膝关节疼痛,可不是有效的建议。

通过观察发现,盘坐引起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髋关节内旋肌过紧,外旋肌无力。于是在盘坐时,费力地把脚拿到对侧大腿上,引起膝关节面受力不均匀,破坏了关节活动的一致性,被挤压的内侧膝关节面出现疼痛。

不少人做屈膝下蹲的体式是,会觉得膝关节疼痛。主要原因是膝关节和髋关节,脚踝关节的位置没调正。比如战士二式这个体式,如果髋关节未充分外旋,膝关节内扣保持,身体过多的力量地集中在膝关节上,造成膝关节疼痛。

发现这个问题后,针对髋关节进行外旋外展练习,或者在曲腿侧的脚下放一块瑜伽砖,帮助髋关节充分外展外旋,有助于减少膝关节的疼痛感。

练习瑜伽体式时,如果只是盲目地模仿姿势,而没有调整身体各个关节的正位,启动正确的肌肉建立身体之间的平衡稳定,那么身体姿势的不正确练习只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瑜伽老师毕竟是身体的工作者,是要亲自参与身体的训练,引导大家参与到身体工作中,通过身体姿势帮助练习者进行实践训练的引导者。所以对于身体的问题最好还是需要严谨认真对待,才能够找到主要原因,拿出具体建议,解决身体问题。

三、身体解剖学能帮我们了解身体问题,但需要和瑜伽知识结合运用,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

在瑜伽中认为,人是生命个体的存在,生命体有五大层面,包括身体层、能量层、心灵层、智慧层、喜悦层。

解剖学属于身体层面(肌肉骨骼)和能量层面(内脏功能、呼吸、心跳)的知识,而其它三个层面中的心灵层面是自我觉知、洞察、平衡的能力;智慧层面是知识总结分析、思考、实践的能力;喜悦是敞开自在、流动自由的幸福体验。

以上便是瑜伽和其它身体运动不同的地方,追其究竟,瑜伽是身、心、息平衡之术。身体是载体,我们通过这具身体和世界接触,了解这个世界的动态,经历这个世界的变化,又通过这个世界进行身体感官的训练。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无常的世界,情绪容易波动,内心经历各种痛苦,比如不安全感、惶恐、悲伤、愤怒······这些感受能瞬间将人心撕裂,觉得自己无法和这个世界相处。于是内心的痛苦又成了影响身体健康的杀手,或因为身体健康而生出新的压力。

也有的人因为练习瑜伽,身体受到伤害,或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出现更多的内心压力,并进而影响身体的训练效果。

所以,身体问题的调整,不仅需要解剖学的知识,也需要传统瑜伽的练习方法。甚至还需要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才能对练习者进行更全面的指导。

四、这个时代对一位瑜伽的综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了

不少老师抱怨遇到的问题复杂,不知如何解决,或者抱怨自己学识短浅,不知如何开始。但是你告诉他们,你需要学习更多技能,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时,他们又会说,自己不够聪明,怕学不会。或者抱持自己一味的执拗观点,去批判别人的知识,不愿意突破固定的认知范围。这是很危险的思维!

给你有效的方法,你不敢用,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学习它,慢慢掌握好。而是先害怕自己学不会咋办?很抱歉,你对自己的不信任,已经注定你很难进步,你连探究的勇气都没有,即便学习了,也成不了你自己的知识。因为你质疑自己能力的同时,对自己学到的东西也不敢深信,最终还是会用你保守的方法去对待你的练习者。

一位高素质的瑜伽老师,不仅是技能型的实践者,还是智慧型的思考者,是自我训练的实修者。如果你不能对这个世界敞开,如何和这个世界发生触碰,给你新的力量和启发呢?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也是不能偷懒的,学习是严谨的,容不得敷衍的。别用你所认知的想法去评判你不愿意接受的观念,那可能是自己的陷阱!

所以对于解剖学,我觉得合理运用到瑜伽练习中,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毕竟我们的身体特点和结构,就属于解剖学内容的。你既然是身体的工作者,了解身体的功能和结构就是瑜伽老师的基本功。先别急着排斥,去学学看,再去尝试运用和实践,其中的好处,你自然会看到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mytj/11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