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医bull中医药在你身边冬季妇

在妇科门诊候诊区,常常能看到面色惨白,弯着腰,捂着肚子,闭着眼睛,精神萎靡地靠在一边的姑娘,我知道,这多半是一个痛经患者。

痛经,每个女子应该都不陌生,每月一次的大姨妈,伴随着腹痛,甚至是撕心裂肺的疼痛,有些人每个月那几天还没到已经开始焦虑;有些人都不以为然,觉得这不是正常现象嘛!老一辈可能会告诉你,等以后结婚了,生好孩子了,痛经自然而然也就好了。

作为一名专业的妇科医生,我要郑重地告诉各位美眉,痛经千万不要硬扛,让专业医生来帮助你!

01

什么是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者。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继发性痛经指由于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等引起的,多见于育龄期妇女。

不要轻视了痛经,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子宫在提醒女主人,你应该带我去看病了!

02

月经疼痛怎么快速缓解?

1.饮食调理: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尤其是经期,疼痛时可以吃根香蕉,其中含有的维生素B6能维持激素水平正常,减轻疼痛感。合理补充钾和镁,维持血液中的钙钾平衡,促进月经血液正常排出,缓解痛经症状。

2.小腹热敷:能促进经血排出,缓解痛经等不适感。

3.穴位按摩:疼痛难忍时可以用大拇指按压三阴交、足三里、中极、合谷、内关,促进血液循环。

4.中药口服: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实者可由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导致子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虚者主要由于气血虚弱、肾气亏损导致子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由专业的中医妇科医生根据痛经的寒热虚实,辩证论治,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控制、缓解疼痛,平时辩证求因而治本,标本急缓主次有序地分阶段调治。经典中药有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清热调血汤、圣愈汤、益肾调经汤。

03

月经期不能做什么?

1.经期不可以有性生活。易引起细菌逆行而上进入子宫腔,从而造成子宫内感染。

2.不能吃太咸的食物及浓茶咖啡。太咸的食物,会引起体内盐分和水分储留。

3.不能吃海鲜和生冷食物。

4.经期避免体育运动。

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让痛经远离我们,不再承受每月一次的疼痛,幸福迎接每月的“大姨妈”。

中医妇科简介

我院妇产科旗下有一支以中医药为特色的队伍,均为硕士以上高年资医师,拥有海派朱氏妇科传承人、市区级优青人才,人才梯队合理。我科博采众家之长,坚持中医特色,运用传统中医药对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进行整体、综合调治,开设生殖内分泌专科、多囊卵巢综合征专科、更年期专科,在宝山地区乃至北上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特色诊疗技术

1.穴位埋针法:适用于月经病、盆腔炎、绝经前后诸症等妇科常见病。

2.中药灌肠法:适用于妇科炎性包块、异位妊娠包块等,预防术后并发症。

3.中药熏洗法:适用于阴痒、带下等。

4.中药外敷法:适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内炎性包块、痛经、产后乳房胀痛、回乳。

5.中药定向透药法:适用产后泌乳不畅、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6.中药足浴法:适用于肾虚、宫寒引起的月经量少、月经后期等。

优势病种

1.月经病:指内分泌紊乱引起的以月经提前、月经推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少、月经量多、经期延长、闭经、崩漏等为表现的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储备功能不全、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症等。本科运用中药口服结合各种外治法辨证治疗月经病,具有补益肝肾、理气活血、调整内分泌、提高自身免疫等作用,临床具有较好疗效。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小腹隐痛、腰酸、带下量多为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的慢性盆腔炎。常于劳累、生气、食冷后反复加重。临床运用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外敷、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予扶正祛邪、理气止痛治疗,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发病率。

3.围绝经期综合症:以潮热汗出、心烦失眠、腰酸背痛为主要症状。本科运用针药结合,补肾养阴、清肝养心之法,取得良好疗效。

4.痛经:以经期腹痛剧烈为主要症状,分生理性与病理性,本科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中药口服,结合特色技术,取得显著疗效。

5.不孕病:指夫妻双方未避孕1年未孕,分男方因素、女方排卵障碍及输卵管因素,本科从病因出发,中药口服补肾促排、化痰通经,中药保留灌肠消炎通管,内外合治,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取得较高的妊娠率。

吴嫣

编辑

陆海萍

审核

宣传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