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有多种,病因各不同

痛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同时也常谈常新。“姨妈痛”几乎是所有女生的噩梦(当然,在女生姨妈痛的那几天,男同胞们的日子应该也不好过)。

在很多女性朋友的锦囊里,解决痛经有三宝:酒精棉球,红糖水,止痛药。其他的还有艾灸、热敷、泡脚等等多种方法。为了摆平它,想必各位也费尽了心思,但也并不能时时都起作用。

红糖水

红糖水、黑糖水,姜糖水,还有你们能够查到各种各样的小搭配,可能每个女性朋友多少都会预备一点,即使没有,你的男友老公可能也会在痛经到达战场的第一时间给你整一点。但由于红糖黑糖有燥热之性,兼能补益,有使人上火的隐患,因此在使用时同样需要结合自己实际的体质来决定。而且这些东西貌似是药不能停,如果自己偷懒或者忘了坚持,痛经问题又会卷土重来……

气血亏虚,寒凝血瘀,气滞血瘀且寒性症状明显的人群

体内有实热,或者阴虚火旺的人群,喝了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不仅痛经没有缓解,月经反而增多拖后。这是因为身体在以出血的方式泻火。

酒精棉球

耳朵眼儿里塞酒精棉球,这个法子大概几年前,由某老师在微博上推广开来,不扎针不吃药,收到了大量粉丝的正面反馈。但这个法子并不能针对所有类型的痛经奏效。

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等原因,或者经前痛经和程度较轻的痛经。

其他类型痛经(气血虚弱、肝郁、湿热等),或是严重痛经和经后痛经

止痛药

如果赶上什么法子都解决不了的情况,可能最后就只好紧抱止痛药的大粗腿不放了。什么芬必得,散利痛,拜耳痛经缓释片,严重的时候还要用上这种猛药。长期使用,对肝肾的代谢功能会多少产生影响,而且胃不好的朋友,可能还会加重这方面的问题。

中医学对月经周期生理机制进行了归脏性功能研究,认为对月经病的治疗应该根据其时间阶段的脏腑功能进行用药,而时间的接点是我们用药、治疗,纠正生理紊乱,改变病理进程的关键性枢纽。

经前痛为气滞

经前一周归肝经所辖,所以,经前的所有不适,都应该归咎于肝经。而经前期用药是为了较好解决月经期各种不适和治未病,如存在排卵后或经前十几天即出现各种不适,则要考虑肝肾(乙癸)同源的问题。由此而论,肾经者精也,肝经者气也。虽然肝经中亦有阴血和阳气,但统归于肝气的功能表现。如经前出现双乳胀疼,是中医学最明显的肝经例证。包括乳腺结节、小叶增生、纤维瘤、脑垂体增生、高泌乳血症等,所有经前期症状都应属于肝经所辖的病理功能。疏肝理气是其首要的,如果还出现腰酸痛,乳晕、乳头痛或刺痛,就要考虑肾经和心经的并症。

经中痛为血瘀

行经期间出现痛经,多是由于血行不畅的血郁和血瘀,应该归咎于心血之经的血,血郁应多责之于气,血瘀应多责之于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是活血中之气还是破气中之血,这于中医学是先扶正再祛邪还是先祛邪而后扶正的辨证问题。所以,按照行经期生理结构的特点,活血理气首先都应该以温化为主。行经腹痛只要有瘀“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要怕活血太过,只要气不虚,活血越彻底,止血也就越快。只需注意患者体质虚寒方面的因素,就可以大胆使用。

经后痛为血虚

经后若出现乏力倦怠、腰困酸疼或腹中疞疞而痛,即脾肾气虚至脾肾阳虚,有著名的温经汤、胶艾汤和当归芍药散为凭。温经汤治冲任虚寒,月经赶前错后的前后不定期。胶艾汤治妇女冲任虚损,崩漏不止或月经过多,腰酸腹痛。当归芍药散本为治妊娠后腹中绵绵作痛,亦可合当归防己汤和痛泻要方的方义共同使用。只要明白经后又属于脾经所辖的卵泡期的生理机制,而脾肾又都为生血生精的化生之源的根本,健脾补肾实为生血、养血、生化经血之源的道理,自然就能明白其中生理病机的治疗法则。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可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只要是针对其发病机制用药,自然就能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也就是“治病求本”的关键所在。所以然者,常用人参健脾丸直接健脾之重剂,加服参精固本丸直接补肾填精之强剂,甚至还可再加温经壮阳之品、活血通经之药强化之。

原来简单的“姨妈痛”还有这么多学问!大家都记住了吗?

痛经的女士可以来国医之家内分泌综合治疗组做中医调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6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