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动态剖腹产术后腹腔壁肌筋膜触发点

“日前,国际著名的妇产科SCI杂志《BJOG:anInternationalJournalofObstetricsandGynaecology》(IF:4.;Ranking::6/82(ObstetricsGynecology))在线提前发表了一篇关于“女性剖腹产后腹腔壁形成慢性肌筋膜触发点MTrPs”的临床研究,为国内外产后康复策略的筛选提供了一份科学依据。”

剖腹产(CS)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此外,在新兴国家,该手术的实施已经达到了流行病学的比例,尤其是在巴西。研究表明,剖腹产的长期并发症是慢性疼痛,可能发生在约1%至18%的患者,大多数腹部或盆腔慢性疼痛被认为是腹腔或盆腔脏器疾病。然而,文献数据表明持续性疼痛可能源于腹壁,通常继发于腹股沟神经痛、肌筋膜触发点,甚至发展的粘连,尤其是与突起的伤疤有关。

临床上的Carnett指征可帮助医生识别起源于腹壁的疼痛。如果在临床检查期间,让病人的腹壁肌肉紧张时腹痛不变或增加,则可以观察到Carnett指征,Carnett指征增加了腹腔壁是疼痛来源的可能性。而某些情况下腹壁的疼痛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典型特征,这使得它更容易被诊断为髂腹股沟合伙髂腹下神经痛。

然而,很多情况下是不典型的症状或体征的神经痛,它们归因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这样的情况下,诊断和定位是通过临床检查肌筋膜触发点MTrPs。腹壁触发点可能与内脏痛觉的原因有关,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事实上,腹壁肌筋膜触发点形成的病理生理学证据还不足。因此,要严格区分神经卡压、腹直肌存在肌筋膜触发点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很困难的。忽略了问题的真正原因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手术,不恰当的治疗或治疗延误,特别是如果疼痛不是来自一个公认的神经损伤。

根据我们的经验,剖腹产后腹部存在触发点的女性群体是复杂的,没有临床病史和物理检查为治疗效果提供满意的预测。一些研究已经记录了斜方肌、咬肌和颞肌肌筋膜触发点以及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针极肌电图特征。由于肌电图可检测可产生一份客观的报告,因此我们计划检查继发于剖腹产后形成的腹部肌筋膜触发点MTrPs的肌电图模式,并试图验证检查结果与患者对局部麻醉临床反应的关系。

前瞻性队列研究

医院

29名在剖腹产后出现与肌筋膜触发点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女性患者

治疗前,所有患者先接受针极肌电图检查,随后进行肌筋膜触发点MTrPs湿针治疗(2ml1%的利多卡因),每周治疗1次,总共持续4周,统计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

针极肌电图、痛觉测力计结果和疼痛缓解程度。

15名患者有异常的针极肌电图,14名患者肌电图正常。治疗1个月后总体反应率为65.5%(19/29),治疗3个月后总体反应率为62.1%(18/29)。93%的肌电图异常患者(14/15)在治疗后即刻出现疼痛的缓解,而对于肌电图正常患者,这个比例只有35.7%(n=5/14)。

Locationofthetriggerpoints.Notes:#umbilicalscar;darkgrey:triggerpointsfromwomenwithabnormalfindingsinelectromyography;softgrey:triggerpointsfromwomenwithoutabnormalfindingsinelectromyography.

肌筋膜触发点的定位。注:#脐带疤痕;深灰色:肌电图异常的女性患者肌筋膜触发点出现的位置;浅灰色:肌电图正常的女性患者肌筋膜触发点存在的位置。

具有失神经或神经移植术肌电图指征的患者,湿针治疗后VAS指数展现出显著的降低(62.5±15.7mmversus35.7±22.5mm(P=0.))。而没有肌电图异常信号指征的患者(79.0±19.9mmversus46.1±26.6mm(P=0.))。

经过3个月的随访,肌电图异常的群体中有2名患者在腹腔镜检查下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性疼痛,检查期间没有异常情况出现。所有患者均服用了三环类抗抑郁药,随访一年以上无临床症状。

而肌电图正常的群体中,治疗后3个月仅有5例患者(35.7%,n=5/14)当时表现出即刻临床效应的患者没有疼痛症状。剩余64.3%的患者(n=9/14)疼痛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对她们进行腹腔镜检查发现,55.6%的患者(n=5/9)出现腹腔粘连现象。

基于肌电图,我们得出结论,导致肌筋膜综合征的一半触发点实际上是神经病变,因为存在神经元损伤的典型变化以及对局部麻醉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已知的有效治疗神经性疼痛的药物)的有利反应。

仔细选择患者,样本临床数据的统一性以及统计功效可确保信息具有代表性,并可对该人群进行推广。然而,我们的证据不足以推荐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肌电图。因为这项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并且可能与诸如小血肿等轻微并发症有关,因此需要使用侵入性较小的方法来检测触发点的电信号改变。

尽管肌电图记录了肌肉活动的电信号,但出现的提示神经元损伤的电信号改变也可能是相邻传入纤维受损引起的,从而导致疼痛的产生和维持。此外,神经炎症和轴突变性可以改变相邻的不间断/导电纤维的电活动并增加自发性放电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输入,这可能导致慢性疼痛的发展。关于局部麻醉剂的使用,已知利多卡因阻断传入纤维的钠通道,降低传入神经元的电活动,并因此在短时间内中断疼痛的循环。然而,尽管一些作者对麻醉注射提供了长期的有效性,但长期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这可以解释为由于TRPV1的炎症减少和TRPA的活化。

没有肌电图改变不排除神经元损伤的可能性,特别是小直径A-δ和C-纤维感觉神经,因为该方法仅测试运动单位的部分。还有证据表明,这些纤维的敏化可能最终导致肌肉骨骼症状,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针刺或安慰剂效应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在肌电图无变化的患者群体中,一半患有腹膜粘连,另一半仍然没有特异性诊断,即使进一步通过包括磁共振成像在内的检查。后者是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分最高的患者,这使我们认为某些肌筋膜触发点可能表现为心理功能障碍或心理反应的躯体症状。已经有人描述了这种关联,并且躯体化症状的存在对预测局部注射治疗后的反应有负面影响。不幸的是,我们的研究设计不允许对这种潜在关联进行更有力的考虑。

剖腹产后形成的慢性肌筋膜触发点MTrPs可能源自于神经病变,即使临床症状或神经痛指征没有出现。

大多数女性患者在肌筋膜触发点MTrsPs湿针治疗后都可以得到显著的疼痛缓解。

当剖腹产后慢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无效时,腹腔镜检查可以作为调查腹腔壁肌筋膜触发点MTrPs来源的一种有力工具。

身心机能失调是躯体症状的另一种潜在因素,这需要多学科合作研究的加强。

原文:PolinetoOB,MartinsCC,ToscanoP,etal.Electromyographiccharacterizationofabdominalwalltriggerpointsdevelopedaftercaesareansectionandresponsetolocalanaesthesia:anobservationalstudy.[J].BjogAnInternationalJournalofObstetricsGynaecology,.(可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

肌筋膜触发点MTrPs技术在这些疾病的诊治方面可能有您意想不到的效果---21例报道

肌筋膜触发点的理解:针灸与干针之争和现代针理学

全麻颈椎后路手术术毕即时灭活肌筋膜触发点镇痛10例

肌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女性痛经的方案

近期学习机会:年广东省肌筋膜触发点MTrPs初级研修班举办通知

上海肌筋膜触发点MTrPs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66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