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推拿,迅速解除疼痛治痛经

白癜风治疗医师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7688667255876648&wfr=spider&for=pc

健康生活,触手可及

导读

几乎是每个女性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经历过,难于启齿,甚为恼人。轻者,只表现为小腹不适、腰部酸胀、乏力等,严重者,则出现小腹痉挛性疼痛、腰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冰凉等症状,而且每次月经光顾时都表现如此,难于忍受者常常需要被迫休息几天,严重影响生活、学习或者工作。

缓解痛经,中医有没有办法呢?中医学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其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该病主要与经期或经期前后受致病因素影响有关,如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干扰,导致冲任气血不畅、胞宫气血流通受阻,不通则痛,引起痛经,造成身体的疼痛不适。正所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运用中医经穴理论和知识,通过适当的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相应穴位,可以疏通任、督两脉,调畅经络,致使血气运行得畅,最终达到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不适的目的。日常痛经发作时,取三阴交、地机、血海三穴同用,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缓急止痛的作用。赶快来看看是哪三个穴位吧!

三阴交穴系足太阴脾经腧穴,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阴经交会之处,主治功能甚广,大凡与脾、肝、肾三阴经相关疾病均能治疗。

《金针王乐亭》曰:“三阴交滋阴,健脾,助阳,为治血之要穴。”因此三阴交穴具有活血调经、健脾利水、疏肝益肾等作用,并有调三阴经经气,活血通络之效。

定位:在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地机穴,是临床治疗痛经的有效经验穴,痛经病人此处常有压痛和自发痛。按摩时以食指指腹点按地机穴,周围扪按,寻找最敏感点。

《针灸大成》:“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胁胀,水肿腹坚,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按之如汤沃股内至膝。”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血海穴,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属足太阴脾经。“脾主裹血,温五脏”,穴为足太阴脉气归聚之海,是治疗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为调经之要穴,故名血海。定位:此穴位于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揉以上三个穴位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每穴3~5分钟,左右交替,每日1~2次,疼痛会很快得到缓解或消失。

在痛经发作时,可根据自身情况按揉一个或多个腧穴。

缓解痛经的有效穴位

1.中极穴

下腹部前正中线,脐下4寸。

耻骨和肚脐连线由下向上1/5处。

治宫寒腹痛诸症。

2.十七椎穴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

耻骨和肚脐连线由下向上1/5处。

此穴对于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效果非常明显。因为痛经多为腹痛,腹部为阴,背部为阳,十七椎在腰骶部,腰骶部属于阳,为阳脉之海,又起于胞宫,所以说用十七椎治疗痛经,完全符合“从阳引阴、阴病治阳”的中医学理论。

3.地机穴

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当阴陵泉与内踝尖的连线上。

正坐或仰卧位,在阴陵泉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胫骨内侧面后缘处取穴。

地机穴是治疗痛经的一个特效经验穴。地机穴是脾经穴位,脾主四肢和肌肉,痛经发生时,往往四肢抽搐、不舒服,也常伴有上吐下泻等脾胃不和、升降失调的症状,通过刺激此穴可有所缓解。很多痛经的女孩子在这里会出现一种很粗的条索状筋结,尤其是在月经来潮之前,此处静脉怒张,压痛敏感。平时多按揉点刮这个穴位会很有帮助。

4.足三里穴

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坐姿弯腿,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小腿骨外侧一横指处即是。

此穴为胃经穴位,也是养生保健、强身健体、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的要穴。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调理气血,对腹部诸疼痛,尤其是痛经之小腹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尤其适合兼有脾胃不和症状者。女性如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等妇科疾患,经常保健也十分有益。

5.三阴交穴

位于人体下肢,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足内踝尖直上4横指处即是。

三阴交穴是调理妇科病的“万灵丹”,经常刺激此穴,能有效地保养子宫、滋养卵巢、调理月经、祛斑除皱。不仅常用于痛经,还能防治月经不调、宫寒、白带过多、崩漏、闭经、子宫下垂、性冷淡等多种妇科病。

6.太冲穴

位于足背侧,第1、第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足背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近凹陷处,用手按压最酸胀处即是。

太冲穴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平肝息风、补益肝血、活血化瘀、清利下焦湿热之功效,是治疗肝郁气滞、肝血瘀滞、情志不和等引起的痛经等妇科病的要穴。

此外还可根据症状加减用穴,如伴乳房胀痛加膻中穴,伴头痛加解溪穴,伴头痛加足临泣穴,伴血块多加血海穴,伴少腹疼痛加阴谷穴,伴少腹疼痛加曲泉穴等。

推拿按摩快速止痛

腹部推拿按摩法

痛经以小腹疼痛为主要特征,因此,腹部推拿按摩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止痛法。腹部按摩还能改善腹胀、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肠胃不适,有助于避免这些原因加重痛经。

腹部按摩不仅可以在痛经期间做,在平时不痛的时候也可常做,尤其是容易精神紧张、肠胃不和、气滞不舒的女性,每日坚持按摩腹部15~10分钟,可疏肝理气、调经通络、畅通脾胃。体质改善了,经期腹痛也自然会减轻。

腰骶部推拿按摩法

痛经累及腰骶部酸痛十分常见,痛经期间进行腰骶部按摩,能帮助快速止痛。即便没有痛经的女性,在月经期前后也容易出现腰酸的现象,平时多加按摩,经期注意休息,避免久站,加强腰腹部保暖,都可有效避免腰痛。

痛经的女性朋友除了按揉穴位之外,平时还要注意自身的饮食起居,比如注意保暖、忌食生冷、保持情绪稳定、合理平衡膳食。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生活运动的规律性,比如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9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