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听到很多女性病人来就诊都是因为痛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黄女士
经期开始的前几天简直是痛不欲生
赵女士
疼得浑身乏力没精神,特别是冬天还手脚冰凉
杨女士
太疼了,忍不住只能吃止痛药
据统计,33.9%的女性都被痛经问题困扰,其中10%的人严重影响工作生活。一般的痛经是子宫痉挛性疼痛,来月经第一天最为猛烈,持续2-3天后缓解,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引起腰酸、下腹坠痛、大腿酸痛等,剧烈的痛经会痛的冒冷汗、恶心呕吐、腹泻、头昏、乏力、面色苍白等。
中医认为,痛经大多是由宫寒血寒、气滞血瘀、身体虚弱引起的。
经前期、经期不避寒
从经前期开始,气血就开始瘀滞,此时不避寒,寒气易留置体内,血遇寒则凝。经期中更不能受寒,因为这是全身的气血都被调集去排清子宫里的淤血,身体处于空虚的状态,寒气一旦进去体内,不但痛经,还会因淤血排出不尽而造成更严重的痛经、宫寒、子宫肌瘤、不孕不育等。
身体持续受寒
冬天穿的少,夏天吹空调,喜欢穿露腰、露脚踝的服装,寒气长驱直入,直接进入子宫,造成宫寒。
过食冷饮、寒凉食物
冰淇淋、冷饮、凉茶、清火消炎药物等都是阴寒之物,易伤阳气。阳气不足,则无力消除体内阴寒,造成血寒。
肝主疏泄,喜调达。
当女性处于紧张焦虑、烦躁易怒、情绪纠结的时候,肝气不顺,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导致痛经。
平时喜欢熬夜、睡眠不足、劳累过度、过度减肥、饮食不规律等,导致肾精和气血过度消耗,造成气血亏虚或肾虚而痛经。
西医常用止痛药、口服避孕药等缓解痛经,但西药化学成分多,长期服用不仅有依赖性,还会有其他不良反应。
“寒者温之,郁者通之,虚者补之”,这是中医治疗痛经的原则,寒性痛经可喝生姜肉桂红糖水,艾叶泡脚和艾灸肚脐。
气滞血瘀痛经可饮用玫瑰、山楂、陈皮、红糖泡茶喝,加上平时多运动,常泡脚,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按压太冲穴,疏肝理气,排浊化堵。长期心情不好,多推推胆经。
体虚痛经要改变生活方式,充足睡眠,饮食要规律,劳逸结合。多吃当归炖鸡蛋、黑芝麻、黑豆等益气补肾的食物。
集萃堂玫瑰加味四物膏,调经养血,补气化瘀,美容养颜,改善经期前痛经,充盈经期后血亏。
为保膏方新鲜有效,请提前在医馆前台或